本次更新主要是将节点名称从文本更换为id,以适应一个文本,如腹痛有多个同名节点的情况 1、修改了command\dump_graph_data.py,导出时候使用了id+name的方式 2、修改了agent\cdss\libs\cdss_helper.py代码,以适应新的id检索方式,主要是集成了pandas的数据处理能力 3、修改了agent\cdss\models\schemas.py,对于CDSSOutput增加了departments 4、修改了agent\cdss\capbility.py代码,把load_local_data的工作放到cdss_helper里面了,另外也适配了CDSSOutput 遗留问题 1、对于增补数据,环境变量配置 UPDATE_DATA_PATH 和 FACTOR_DATA_PATH仍然是有效的,数据文件的格式发生了变化,需要和导出的格式相同 2、在数据加载的时候,只加载了部分数据,cdss_helper代码里面可以看到,所以如果要获取详细数据目前是不支持的(如病因,费用等) 3、在cdss_helper.cdss_travel中step2的性能较差,需要做缓存,代码里面的TODO位置提示了缓存的地方 增补数据的测试 [ [ 1291243, { "name": "好急的胃肠炎" } ] ] 将上面的json串写入一个文件 ent_01.json, 必须是ent开头,json结尾的文件名。 然后将这个文件放到UPDATE_DATA_PATH里面,这样加载数据时候会自动被加载到,可以对已经加载的节点进行数据更新,但是不支持新增 同样的如果要更新边的数据,可以按照relation的格式写入rel_01.json文件,需要是rel开头,json结尾,也放到UPDATE_DATA_PATH里面就可以了